目的分析脑电意识指数(IOC1)联合伤害敏感指数(IOC2)监测在持续植物状态(PVS)和微小意识状态(MCS)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在该院进行手术的50例PVS或M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意识指数监测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监测,意识指数监测组同时监测IOC1和IOC2。记录两组麻醉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T2)、手术开始5 min (T3)、手术结束(T4) 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两组麻醉期间各时间指标、瑞芬太尼和七氟醚用量及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T1、T2、T3、T4的MAP低于T0,且T3低于T1、T2,T4高于T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指数监测组T1、T2、T3、T4的MAP低于T0,且T3、T4的MAP高于T1、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T4的HR低于T0,且T3低于T1、T2,T4高于T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指数监测组T1、T2、T3、T4的HR低于T0,且T4的HR高于T1、T2、T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指数监测组拔管时间及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瑞芬太尼和七氟醚用量少于对照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VS和MCS患者麻醉中,采用IOC1和IOC2监测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稳定血压和HR,准确预判拔管时机并缩短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