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玮刚,陈晓波,刘南霞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分泌型糖蛋白Dickkopf1(DKK1)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水平及其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病原菌鉴定采用微生物鉴定仪;采用ELISA检测血清SFRP1、DKK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FRP1、DKK1水平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共检出50株病原菌,其中排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溶血性链球菌(40.00%)、大肠埃希菌(26.00%)、金黄色葡萄球菌(22.00%)。预后不良组血清SFRP1、DKK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术后需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住院天数≥10 d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血清SFRP1、DKK1水平均高于年龄<60岁、术后无需在ICU监护、住院天数<10 d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FRP1、DKK1单独及2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95%CI:0.706~0.871)、0.773(95%CI:0.691~0.856)、0.872(95%CI:0.808~0.9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FRP1、DKK1水平升高是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FRP1、DKK1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预后不良有重要预测价值,并且与患者年龄、术后需在ICU监护、住院天数均密切相关。
毛玮刚,陈晓波,刘南霞.血清SFRP1、DKK1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水平及其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15):2274-2278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