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诱导肝癌细胞发生铁死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芩苷诱导肝癌HepG-2细胞发生铁死亡的可能机制。方法该研究采用不同浓度(10、20、30、40、50、60、70、80、90,100 μmol/L)的黄芩苷处理肝癌HepG-2细胞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黄芩苷浓度=0 μmol/L)、25 μmol/L黄芩苷处理组和50 μmol/L黄芩苷处理组,使用谷胱甘肽(GSH)试剂盒测定分组后细胞内GSH水平;采用Western blot试验检测分组后细胞内铁死亡相关蛋白胱氨酸-谷氨酸的反向转运体亚基(xC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表达水平;采用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随后本研究测定了同时使用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和黄芩苷处理后的细胞活力、GSH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对肝癌HepG-2细胞内GSH水平与黄芩苷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肝癌HepG-2细胞活力随着黄芩苷作用浓度增加而明显降低。黄芩苷能减少肝癌HepG-2细胞内GSH水平,下调细胞中xCT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上调DMT1表达水平和升高ROS水平。Ferrostatin-1可有效抑制黄芩苷诱导的细胞铁死亡,主要表现为细胞活力和GSH水平恢复。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癌HepG-2细胞内GSH水平与黄芩苷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黄芩苷可通过下调GPX4和xCT蛋白表达水平,上调DMT1表达水平,诱导ROS大量生成,并导致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郑秋燕 ,陈丽丹 ,蔡佳佳 ,孙朝晖 △.黄芩苷诱导肝癌细胞发生铁死亡的作用机制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15):2270-227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08-14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