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样针污染致不同项目拖带情况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为探讨不同项目、不同值域的拖带规律,为制定拖带克服措施和献血者(血液)保留淘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各个项目均用RSP100(4针型)全自动加样仪加样,用同样的冲洗程序和冲洗量进行加样针冲洗,用FAME16/20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进行后处理,从第2列开始,以列为序,阳性孔后每间隔3孔有一孔有反应,取原标本和重采标本经手工加样复检阴性即纳入拖带污染统计。将阳性孔按S/CO值进行分组,对不同阈值造成拖带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不同项目的拖带程度和频率有明显差异,抗-HIV项拖带最为严重,抗-HCV 项次之,TP和HBsAg最低,拖带率随着S/CO值的升高而升高,当样本测定值在CUT-OFF值的20倍以上时,抗-HIV项可有80%的样本发生拖带,抗-HCV项可有40%的样本发生拖带。 结论 加样针老化是造成拖带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各项目拖带情况不一与样本的阳性程度、试剂灵敏度、加样量有关,拖带的预防应从做好仪器维护保养、加大加样针的洗涤时间和洗涤量、推广使用一次性加样针、献血前进行快速检测筛除阳性程度较高的标本等方面进行考虑。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刘如萱;.加样针污染致不同项目拖带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关闭